北京水裹·汤泉

展开 收起

北京水裹位于通惠河畔,王兵为了打破原有过于工整的空间格局,而弱化了入口的概念,通过设置中央景观楼梯形成一道崩裂的“峡谷”。他用镜面金属材质模糊了动态视觉对边界的定义,意图让人们在此起彼伏的影像中发现另一个世界。

汤泉区则基本就是“峡谷”的真实写意——室内汤泉仿佛“蓝洞”秘境,天花造型则类似溶洞中的钟乳石,但是做了几何化的抽象概括,内藏温暖照明;室外汤泉则可以顺着建筑外立面的“峭壁”望见湛蓝的天空,整个空间气氛陡然开阔起来。配合花岗石水渠与汩汩溢出热水的单人浴缸,再美好不过。

被景观楼梯自然分割的两侧空间,是主要活动区。它们像城镇街区围绕着主城区“广场”向外生长,功能之间的动线如川流不息的“街道”。这其中最惹人逗留的是“树洞”长廊,它位于餐厅和水吧之间,以“儿童乐园”的名义存在。几何简化后、树洞般的的长廊形式感强、层次丰富,提供多种独特角度,许多人在这里拍出了不输杂志封面的大片!

从这里继续前进,就能看到王兵设计的其他最常出镜的设计空间: 潮流文化标志KAWS背后的榻榻米娱乐区天花造型十分丰富,似树洞又像山穴,懒人沙发高低错落、似隔还透,不同程度私密性的小空间很适合独自休息或者打游戏。不同的材质和半开放半私密的隔断与弯弯曲曲的有机形态,打破了格子间的单一划分。

榻榻米娱乐区身后“别有洞天”,二层360度环绕圆形书吧类似的“迷你钟书阁”,双层圆环书架和竖条格栅围合出一个相对独立的静谧空间,点状光源使得这个同心圆环形空间在拍照之余,真正的阅读成为可能。穿过拱门拾级而上,三层还有个隐藏的“自然角”。

屋顶茶室不同于普通的夸张视觉形式感,宁静而别具地方特色——连绵的青砖黛瓦如今在北京已经是稀缺资源,所以视角很好的屋顶露台成为了最佳的“景观位”。何况青瓦间还点缀着质感细腻的三角形阁楼茶室,连屋脊兽都能看得清清楚楚。温暖实木配合米色内饰,营造出日式亲密氛围。

从杭州曲水兰亭、南阳悦界酒店,再到北京和上海的水裹·汤泉,对角线重新定义了长久以来存在的生活方式,并通过概念层面的空间再造赋予其全新的活力与精神,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广受都市年轻人喜爱和分享的品质公共生活空间。